原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张晓蓬在参加开球仪式后,便马不停蹄投身中老年组赛事。与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情结,早在20年前就结下。2005年,为迎接上海世乒赛开幕,首届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应运而生,张晓蓬正是这项全民健身赛事从无到有的见证者。
二十载光阴流转,当他再次站上这片赛场,心中满是感慨:“特别欣慰能看到新民晚报红双喜杯一步步发展壮大,如今已成长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规模领先的群众业余乒乓赛事。我此次参赛,就是想为全民健身热潮再添一份力。”这份“亲历者”到“参与者”的转变,恰是新民杯跨越时光依旧动人的魅力所在。
新民晚报始终秉承“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办报宗旨,与这座城市同呼吸、共成长。而乒乓球这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运动,正与“服务市民、贴近生活”的理念高度契合。这也正是新民晚报二十年来始终坚持举办这项群众性乒乓赛事的初心:不只为竞技,更为搭建一座连接大众的桥梁。
正如“快乐乒乓球 新民朋友圈”所承载的意义,这里从不是单一的赛场它是少年追逐冠军梦的起点,是中老年重拾热爱的港湾,更是街坊邻里、新老朋友因乒乓相聚的温暖社群。在这里,年龄不是界限,专业与否无关紧要。每个人都在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平台上,收获运动的快乐,续写属于自己的乒乓故事。
东南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